毓老師與天德黌舍、奉元書院

  • 2012-01-29 01:06

  • 中國時報

  • 【張輝誠】

     民國六十年,因緣成熟,毓老師在成功新村住所,辦起書院,毓老師為之取名「天德黌舍」,除了原有的外國學生之外,開始廣招台灣、日本與韓國學生。

     毓老師,原名愛新覺羅.金成,乃清朝禮烈親王裔孫,宣統皇帝賜名毓鋆,因此友朋、門生、晚輩多以「毓老」尊稱之(自二十歲起,人即以此稱之)。毓老師初至台灣,身分證姓名登錄為「劉柱林」,係於滿洲國期間,從事地下抗日活動,被日軍搜捕,逃入劉柱林先生住處,劉先生一看老師神色,即知為抗日志士,二話不問,馬上脫下一襲單薄藍長袍,讓老師喬裝成一般百姓,同時遞給老師身份證,最後順利躲過盤查與搜捕。毓老師以劉先生有再生之恩,故之後一直沿用劉先生之身份證,以紀念這段恩情。毓老師上課時曾說:「如果當時被日軍捕獲,發現滿洲貴族反日,將會惹出極大事件。」毓老師為感念劉柱林救命之恩,終生不將身分證名字改回原名,並隨身攜帶此件藍色長袍。兩岸開放後,更找到劉氏後人,囑咐學生將來必要好好善待之。其念舊懷恩之情若此。毓老師臨終前四、五年,即特別交代義子張景興(以下簡稱張哥),成殮時必須將舊時藍色長袍穿在身上。義子遵奉師言,入殮時為著舊時劉氏相贈藍色長袍,一起火化,足見毓老師懷德念恩,終生不渝。

     依據毓老師的美國學生魏菲德(Frederic Wakeman, Jr. 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於1970年編錄《無隱錄──致敬劉毓鋆論文集》(“Nothing Concealed” Essays in Honor of Liu Yu-Yun),序後有一整頁關於毓老師簡單傳記:

     吾師姓愛新覺羅,名毓鋆,號安仁居士,清光緒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公之孫。幼承庭訓,及長,師事太傅陳公寶琛、鄭公孝胥、羅公振玉、柯公紹忞、王公國維、康公南海、梁公啟超、葉公玉麟諸大師,攻經、史、子、集;英人教師莊士敦傳西學。獨學卅餘年,以春秋公羊學之微言大義為用,以大易為歸,貫徹群經,成《愛新氏八經微義》(易、書、詩、禮記、公羊春秋、論、孟、孝經),並著《新清史》、《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前事)及《無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後事)等稿。民國卅七年一月來台,隱於鄉,以讀書自娛。褐衣布履,喜與村老遊,知與不知,咸以老公公呼之而不名。先生善書畫,有求必與。自民國四十七年十月開始指導外國基金會留華學生博士論文,迄今已十有一年,共四十一位,其通過博士學位者二十餘人,均執教於各大學。(計美三三、德二、日二、英二、加一、越南一)。

     這篇傳略透露幾件重要訊息,一是毓老師的身世,二是師承,三是學問概略,四是著作,五是來台後生活,六是指導外國學生。

     〉〉〉書院立學,廣招學生

     依此傳略看來,毓老師是民國卅七年一月來台(毓老師自己則說民國卅六年底),起因當時國共內戰,國民黨勢力節節敗退,蔣中正有計畫撤退黃金、國寶及人才,毓老師亦在名單之列。來台之初,先到台東,擔任「臺灣省立台東農校」(原名「臺東廳立農業補習學校」,1928年日據時代創立)教務主任,當時校長為陳耕元(立法委員陳瑩的祖父),該校有一學生後來為中華民國奪得第一面奧運銀牌,楊傳廣,即毓老師的學生。毓老師為拉近與原住民關係,融入當地社會,曾穿著卑南族傳統服飾,戴頭圈、配短刀、綁布帶、身穿深色衣、腿紮卑南圖紋褲管,意態從容自得,此種親近作風在早期尚屬罕見。

     在台東六年之後,於民國四十三年回到台北,民國四十七年十月開始指導外國留學博士生,民國五十六年至文化大學哲學系任教,隔年擔任半學期哲學系系主任,五十七年八月在輔大哲學研究所上課,並同時於政大開課。

     據毓老師義子張哥回憶,民國五十七年,他就讀高中,十七歲,經人介紹拜入毓老師家中住讀,從此陪侍毓老師四十餘年。當時老師家住內湖洲美(舊稱洲尾),兩層樓公寓,外國學生都來家裡上課。當時洲美和松山之間隔著一條基隆河,往來若經由上游或下游的吊橋必須花費四、五十分鐘,因此民間有划船運輸以利渡河,每回索價一至兩毛錢,毓老師常和張哥坐船至對岸松山,因為在松山的館子包月飯之故。

     不久,毓老師遷居台北市四維路,賃居丁姓將軍家,為一處日式三合院,住了一年。然後又搬遷至成功新村,向一立法委員租賃,房子較大,前庭有假山水造景,房子分前後兩棟,前棟是一戶平房,後棟有兩層樓,一樓是毓老師住處,有會客室、臥室及盥洗室,二樓則全部提供給學生居住。民國六十年,因緣成熟,就在成功新村住所,辦起書院,毓老師為之取名「天德黌舍」,除了原有的外國學生之外,開始廣招台灣、日本與韓國學生。

     〉〉〉走過烽火,發願和平

     書院之所以命名為「天德黌舍」,取意「上天有好生之德」。先說「黌舍」,原是極古雅的辭語,原意校舍,後借指學校,《宋書.臧燾、徐廣、傅隆傳》贊:「藝重當時,所居一旦成市,黌舍暫啟,著錄或至萬人。」或《北史˙儒林傳》序:「衣儒者之服,挾先王之道,開黌舍,延學徒者,比肩。」毓老師開辦「黌舍」與古意相吻合,一方面是學校,另一方面也提供學生住宿之處,當作校舍。取意「上天有好生之德」,肇因於民國三十四年前後,日本投降,撤離中國,滿洲國覆滅,國民黨、共產黨兩股勢力開始奪取東北主控權,吉林省轄下的四平市,北靠長春、南臨瀋陽,鐵、公路四通八達,是東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國、共雙方軍隊從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年在此共展開四次大戰役,先後投入兵力約四十餘萬,進行殲滅爭城戰,造成許多軍士陣亡。毓老師此時恰好人在四平,一整晚槍砲聲終於停歇,清晨時想外出查看戰況,移開門閂,門卻推不開,用盡全力一推,終於推開一點縫隙,這才發現,門外屍體卡住了門,再勉強推開門縫,掙出身子出來,抬眼一看,不由得倒抽一口氣,馬路上層層疊疊都是死屍,空氣中瀰漫血腥味,像剛宰過的豬,流出來的血腥味,毓老師為了出門蒐集情報,不得不踩在死屍上一路向前,心裡卻想著:「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類不應該有戰爭啊!」

毓老師與天德黌舍、奉元書院

     毓老師用堅貞的生命力展現中國學術的博大寬廣、厚實深潛,中國學術則以經典滋潤了毓老師,寫下一則現代大師與書院的傳奇。

     後來黌舍又遷移到新店寶元路,獨棟一層樓,就在客廳上課。不久,又遷移到辛亥路與羅斯福路口(今耕莘文教院旁的停車場)一處大平房。民國六十八年,中美斷交,又遷至溫州街現址,當時老師養了兩條狐狸狗,一條叫阿美、一條叫阿蘇,藉以嘲弄美、蘇兩強權。中美斷交後,也影響美國博士生來台,當時台大哲學系有一學生,龍靜國,經常利用下課時間,在台大校園宣傳毓老師上課風采、情狀與學問,獲得極大迴響,黌舍巔峰時間,曾有二百五十人擠在小小地下室內上課,每人僅坐一小圓鐵板凳,手拿一塊小硬木板以利作筆記,肩靠著肩,腳倚著前排同學的背,擁擠異常,熱汗直流,卻屏氣凝神安靜聽課,樂此不疲。

     〉〉〉安身台灣,傳道授學

     台灣解嚴之後(1987年),毓老師將「天德黌舍」改名「奉元書院」,取意《易經.文言》:「元者,善之長也。」毓老師認為人必須止於一、止於至善:止於一,就是正,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諸侯得一以為正。止於至善就是止於元,元者,善之長。所以一是元之用,元是一之體。

     奉元書院牆上還掛著「天德黌舍」舊課表,課表上寫著週一至週六晚上七點至九點皆有課,週一上「四子書」,週二上「大易」,週三上「詩書禮」,週四上「大易」,週五上「春秋」,週六上「子書」(子書包含《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孫子》、《管子》等先秦諸子,並涉及《資治通鑑》及《人物誌》。)當時還有選課規定,必須先選修四書一年,然後才能選讀其他課程。而進書院讀書必須有人介紹,經同意後才可聽講,聽講後不久還必須寫一篇自傳,讓毓老師看。

     毓老師日後想辦出一所規模更大的「華夏學苑」,曾為作一苑訓:「學由不遷怒不貳過臻聖王至德;苑育仁者相帝者師履一平要道。」上聯指明學生為學之入門處及高遠目標,亦暗指書院所傳授之學為內聖外王功夫;下聯則指書院所要栽培的學生,是可以實踐止於一、止於至善的仁相帝師,暗指毓老師所傳授的全是帝王之學。由此便可見毓老師辦學之大氣魄、大氣象、大格局所在。因此毓老師亦嘗撰數聯語,如「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即是要以中國學問做為治世、拯世的良方;「看破世情驚破膽,萬般不與政事同」,即說明政治翻雲覆雨,捉摸不定,但卻也可以用之來除患向善,當然也可以亡身自斃,得無戒慎恐懼乎;又如「長白又一村,遜國花甲祭」,長白山即清朝龍興之地,又一村則指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來到台灣,毓老師在花甲之年(60歲)領悟到不再以「復國」的民族主義侷限自己,而是以發揚中國天下文化的奧質,當作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

     〉〉〉明不息翁,止於至善

     毓老師的字號與其一生志向相互呼應,後來亦與書院頗有關聯。四十歲時自號「安仁居士」(仁者安仁),母親希望他改為「慰蒼」(慰撫蒼生);七十歲時自號「明不息翁」,八十歲自號「仁匃遯者」,九十歲自號「奉元老人」、一百歲時自號「仁匃遯叟」。

     七十歲自號「明不息翁」,典出《易經》明夷卦六四「箕子之明夷,利貞」,〈象傳〉解釋為「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明夷」就是火(明)入地中,象徵世局昏闇,賢者不能用,宜堅貞自守。箕子,是商朝宗室,官太師,封於箕,曾勸諫紂王(箕子之侄子),不聽,反將他囚禁。以箕子為例,說明君子之靈明仁德似火而不曾停息,而天地之光明也只會遭掩蓋一時,終究重照人間。毓老師是清朝皇族,當時被蔣中正軟禁台北城內,情況與箕子相似,故以「明不息翁」自居、自勵。

     八十歲自號「仁匃遯者」與一百歲自號「仁匃遯叟」,僅有一字之別,「匃」即是「丐」,求也;「遯」即「遁」,隱居也。「仁匃」即「為仁而匃」,為天下人而匃,因此得智周萬物,道濟天下。毓老師一生謹守《易經.乾卦》初九,爻辭為「潛龍勿用」。孔子解釋為:「龍德而隱者,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一個有龍德的人卻隱藏自己,不受世俗改變,不想在這個時代成名,因此遁世隱居,卻不鬱悶,不被人認同,也不鬱悶,喜歡就去做,不喜歡就不做,意志堅定,完全不可動搖,這就是潛龍之德。)──毓老師大隱隱於市,講學論道,六十年堅守,正是潛龍之德。此即遯世而無悶之「仁匃遯叟」也。

     九十歲自號「奉元老人」,則和書院「天德黌舍」改名「奉元書院」同一意思,要奉「元」(善之長,止於至善)也。

     奉元書院,一直正式開課至民國九十七年,毓老師以一百零三歲高齡猶登壇講授,在台講學長達六十餘年,這一則驚人傳奇,前無所聞,恐怕亦後無來者了。

     這是毓老師一生堅貞的生命力使然,也是中國學術的生命力的使然,毓老師用堅貞的生命力展現中國學術的博大寬廣、厚實深潛,中國學術則以經典滋潤了毓老師,寫下一則現代大師與書院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