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到台灣 藝術+商業可更細緻

【聯合報╱本報記者/周美惠】

2009.01.17 11:12 am

 

下月起,將有上百頭藝術牛陸續奔上台北、台中與高雄街頭!台灣首次舉辦世界最大型的公共藝術「奔牛節」,以藝術之名行銷台北城市形象,但牛群中,也跑進了幾隻廣告牛……

從某牌奶粉罐走出來的牛。
記者周美惠/攝影

在全球奔跑了11年,號稱是全世界最大型的公共藝術「Cow Parade(奔牛節)」,今年奔進台灣!台北市成為全球第65個舉行奔牛節的城市。

這些邀請全世界藝術家設計的藝術牛,也加進了台灣的作品,等於是國際藝術家的「聯合國牛圈」,目前不僅在華山藝文特區展出,還將奔出牛欄,走上街頭。

擴散藝術 要有貢獻

1998年,瑞士蘇黎世首創Cow Parade以來,奔牛節已「橫掃」全球60多個城市。負責籌畫Cow Parade的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康乃迪克州的公司,其行銷模式是結合公共藝術、城市行銷及慈善募款。首先號召藝術家在白色素牛身上施展創意,接著將彩牛 置於城市街景,以節慶式的藝術嘉年華帶動城市觀光;最後將公開展覽過的牛拍賣,所得捐給慈善機構。

這種模式讓公共藝術擺脫了特定基地以及由公家出錢的傳統作為,「以更積極之作為擴散藝術,對社會有貢獻。」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系主任黃海鳴評析。

置入行銷 壞了藝術

一家創意設計公司讓彩牛的背上,駝著該公司設計的公仔產品。
記者周美惠/攝影

正因為擺脫公家及特定基地的特點,奔牛節經常邀請當地藝術家參與,並由民間企業贊助。在這些色彩斑斕、造型殊異的牛隻裡,有的是完全由藝術家充份創作,有的是贊助商與牛隻巧妙結合,讓藝術也帶上一抹商業色彩。

台灣由「放(FUN)國際文創」引進奔牛節,在取得北市文化局主辦後,總計約109頭牛在下個月初走上台北市政府和附近商圈廣場,並從市政府延伸到忠孝東路。五月之後,奔牛節將遷徙到台中及高雄。

目前這批牛在華山創意園區展出,約84位藝術工作者、設計師參與創作,也有數家企業贊助此活動、同時參與設計行列。

做打電話狀的牛,身上充滿某電信公司的產品及廣告辭令。
記者周美惠/攝影

在 看過這批全世界最炫的牛群後,仍引來不少觀眾質疑,為什麼有的贊助商要這麼大剌剌把商標和商品掛在牛背?包括電信服務的廣告詞、奶粉業者在牛身上安裝了投 票按鈕,請消費者投他們家的乳品一票、牧場業者直接在牛的身上打了牧場大名,另有一家文化創意公司甚至讓產品直接躍上牛背。這些明顯置入廣告的牛,夾雜在 藝術家的創作中,以公共藝術之姿現身在公共空間,數量占總數的一成以上。

操作粗糙 應受批判

這是藝術還是廣告?若是廣告,那麼在公共空間出現時,究竟該不該付廣告費?

台北市「公共藝術審查委員會」一位不願具名的委員批評,奔牛節既強調是公共藝術,那麼就需檢視每一個參與機構處理藝術的手法。在國外,贊助企業會委由藝術家將企業的Logo巧妙地隱藏在藝術化的圖案裡,而台灣企業的操作手法明顯「粗糙」、「表現形式應受批判」。

藝術可以巧妙的結合商業,某家知名電腦廠版贊助的牛,手法就不覺得粗糙。
記者周美惠/攝影

這 些牛未來設置在什麼地點?是另個焦點。文建會三處科長周雅菁指出,與「奔牛節」性質相仿的「柏林熊」,也曾出現身上有麥當勞或荷蘭銀行Logo的熊;不 過,這些企業熊會擺放在企業店門口,有所區隔。黃海鳴說,他印象中Cow Parade規定不得在牛身上安放文字,以避免廣告化,部分廠商這麼做,並不高明。

引進奔牛節的放國際文創執行長陳秉鴻則解釋,遊走在廣告邊緣的牛都是廠商委由商業設計單位所為、並非藝術家的創作,呈現出來的效果確實有點讓人「遺憾」。 但主辦單位在考量當前經濟景氣的情況下「不得不妥協」,乃致讓奔牛節的城市行銷效果「打了折」。未來在走上街頭時會進行區隔,希望讓能夠代表台灣精神的牛 出頭天。

2009/01/17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