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如果,6年前那場意外不曾發生,葉永鋕會一如所願成為餐飲界的一員?他陰柔的氣息、蓮花指的標準動作,能夠撐過軍中嚴苛的男性氣概訓練營嗎?這一切的追問,只能徒呼負負。因為2000420日,距離下課5分鐘,屏東高樹國中3年級學生葉永鋕舉手告訴老師想去尿尿,下課後同學發現他倒在血泊中,送醫不治。為了「永鋕不忘」愛笑、愛唱歌的玫瑰少年葉永鋕,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出版《擁抱玫瑰少年》一書,替不同性別氣質的學生爭取平等、友善的人道對待。

整理資料紀錄過程

一路陪伴葉媽媽療傷、打官司;並以「葉永誌事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法中保障不同性別氣質學生條文一「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持續在校園中以永鋕生命故事推廣性別教學第一線的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協會理事長蘇芊玲在《擁抱玫瑰少年》序中表示,官司雖已定讞,學校3位行政主管也因業務過失被判了刑,但是葉永誌因為性別特質遭受歧視欺負的校園性別處境,在司法過程中並未得到重視,讓此一官司更為深刻更富啟示的教育意義無從彰顯,因此,希望以整理資料、紀錄葉永誌生命及過程當中直接參與葉案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女學會、性別人權協會、青少年性/別成長學苑、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政大法律系教授陳惠馨等人的省思與努力。

葉永鋕因為陰柔氣質常被欺侮,他的死喚起各界重視校園「嘻嘻男孩」的困難處境。嘻嘻男孩是英文「sissy boy」的轉譯,指的是不符合傳統陽剛男性氣概的男孩,聲音尖細、喜歡玩扮家家酒、煮菜的葉永誌,自然是其中一員。就像是許許多多被罵「娘娘腔」「死人妖」「娘們」動作或聲音比較女性化的男學生,被同學譏笑,甚至被「看不過去」的男同學圍毆,葉永誌被同學「脫褲驗明正身」「被逼幫惡霸同學寫作業」,他向媽媽反應遭受霸凌,葉媽媽也向學校反應兒子受到欺負,學校卻未正視學生因為性別氣質受到惡意對待的事實,終於釀成悲劇。

絕對不是個案

6
年來強忍喪子之痛追尋兒子死因真相的葉媽媽說,她兒子的死絕對不是個案,在黑暗處有許多像永鋕這樣的孩子被欺侮,有人默默承受,有人自殺,希望社會用同等的態度去對每個不同的孩子,不要再讓這些孩子痛苦,她仔細照顧永鋕生前種植的一顆竹葉青,就像兒子生命的延續,勇敢的說,「媽媽不哭了,媽媽要把你的死做成有意義的事,讓你成為歷史!」

數不清有多少女性化氣質的葉永誌們在各個不同的校園現場掙扎求生。《擁抱玫瑰少年》中,化名河豚的台中教育大學研究生寫著,小學五年級開始被叫娘娘腔:「同班男同學把我當成瘟疫,娘娘腔似乎比鬼還可怕!跟我要好的男生朋友一一疏遠我、和我劃清界限。」男同學藏他的書包、放垃圾在抽屜、上廁所被騷擾而不得不去別棟樓上,當要坐下時椅子突然被抽開而跌得屁股開花。過了惡夢般的兩年小學生活,河豚在升上國中時,為了證明自己很MAN,昧著良心跟男生去欺侮一位比更加女性化的同學,從被害者的角色轉成加害者,變成了原先自己最痛恨的加害者,至今愧疚不已。

尋找前進的力量

葉永鋕跌倒究竟是意外,或是人為,已難釐清,但是很確定的是,他的死因絕對跟嘻嘻少年在校園備受欺凌的處境息息相關。

幸好,有一群秉持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教育是一種愛的行動,因此也必然是展現勇氣的行動」精神的教育、NGO工作者,鍥而不捨地翻轉悲劇、尋找前進的動力,讓「葉永誌事件」成為性別教育的專有名詞與里程碑。

針對不同性別氣質,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推薦書單,包括:《威廉的洋娃娃》(遠流)、《奧立佛是個娘娘腔》(三之三)、《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商周)、《瑞典查甫人》(女書文化)等;以及相關電影片。這些書和影片,已成各級學校性別教育課程的重要參考書。

 

〔自由時報記者鄭學庸/台北報導〕六年前,屏東的國三學生葉永誌在上課時間獨自上廁所,卻意外倒在血泊中身亡,陰柔秀氣的他,從此成為台灣性別教育史上最讓人心痛的名字。女書店與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結合葉永誌生平故事、家屬訴訟歷程與多位專家的性別觀察筆記,出版葉永誌事件專書「擁抱玫瑰少年」,希望台灣從此不再發生類似悲劇。

葉永誌從小不喜歡玩電動玩具,只喜歡拿著鍋子用泥巴炒菜;聲音比一般男孩子都尖細的他,比著蓮花指參加沒有其他男生參加的合唱團;善解人意的他會自動圍上圍裙幫媽媽煮飯、在端午節包粽子,但他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他除了時常被男同學嘲笑、脫褲子「驗明正身」外,他為了避免上廁所時遭到男同學的嘲弄,總是在下課前幾分鐘提早上廁所,或是為了獨自上廁所而上課遲到;就在六年前4月那天早上,他提早離開最喜歡的音樂教室、前往廁所,從此一去不返。

葉永誌究竟是遭到同學的攻擊,或是因為不小心跌倒而死亡?成為仍待釐清的謎,但可以確定的是,葉永誌三個字從此成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史上最讓人傷痛的三個字,而也正是因為他的陰柔特質遭到歧視,導致了無可挽回的悲劇;在法院判決校方負有業務過失之責後,女書店與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出版「擁抱玫瑰少年」,以性別平等觀點重新審視葉永誌事件,期盼台灣未來不再有暗夜啜泣的玫瑰少年。

「擁抱玫瑰少年」記錄了葉永誌媽媽在幾乎崩潰的狀況下走完訴訟的歷程,也呈現了多位玫瑰少年同樣真實的苦澀心聲;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昨天也公布了玫瑰少年創意命名票選活動,性平會表示,不論是叫做玫瑰少年也好、嘻嘻(sissy )男孩也罷,只希望台灣社會能夠從此學會尊重、欣賞不同的性別特質。

擁抱玫瑰少年

·         作者: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         出版社:女書文化

·         出版日期:20061201

  2000420日的早上,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二班的葉永鋕,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上盡情高歌。音樂老師帶著學生複習過去所教過的歌曲,他們一連唱了八首歌,最後一首還唱了「珍重再見」。唱完之後,葉永鋕舉手告訴老師他要去尿尿,那時候距離下課大約還有五分鐘。因為他平時很乖,老師就答應讓他離開教室去上廁所,沒想到葉永鋕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溫柔秀氣的他,到底為何而死?而這個玫瑰少年的故事,又為什麼會成為性別教育的代名詞?

  六年多來,葉永鋕的故事對台灣的性別教育工作帶來深遠的影響,它打開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性別視野,也讓多元性別特質和校園性別暴力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眼凝視的教育現實。

  由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策劃的《擁抱玫瑰少年》這本書,除了留下葉永鋕事件的歷史紀錄,大聲宣稱它的性別教育意涵之外,更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因為閱讀了這本書,願意在各自的位置上,採取更多性別正義的行動,達成如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所言:「教育是一種愛的行動,因此也必然是展現勇氣的行動。」

作者簡介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TGEEA   成立於200211月,以消除校園性別歧視,建構多元平等社會為宗旨。   TGEEA的成員是來自全國各級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還有民間團體夥伴。她他們參與各地研習活動,分享理念和實務經驗;持續編寫教材並出版書籍,開發教學資源;發揮民間團體功能,積極影響政策,並推動立法;還熱中國際交流活動,吸取她國經驗,落實於本土脈絡。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