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回應961204

倪同芳: 回到電影一開始, 少年坐上小飛機,飛向命定的旅行......

近兩個小時的影片,就在父母的期待,青少年的叛逆,自我的掙扎當中。

主人翁維特終於能面對自己彈出屬於自己的樂章。

當維特爬下飛機,拾階而上也就是他真實面對自己人生的開始。

和〝我的小小鋼琴家〞所相同的都是從小學琴的孩子,但一個是為了成就他人,

而本片則為經掙扎後選擇面對自己,對我們這些有成長中的孩子的父母,

真是有很大的提醒。

 

劉淑真: 爸爸工作上的專業,媽媽的用心,以及爺爺全力的支持,讓維特雖然極力排斥

自己的不平凡,卻也能平衡心境讓自己往前行。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我想適度的彈性

以及全力的支持,會是推動前進的最大動力。

 

邵建華: 有這樣的爺爺真好,縱使我們沒有一個天才兒童,也從片中看出小孩子是需要一個獨立私密的空間來抒發他們的情緒。我相信在父母的期待和壓力之下,每個孩子都想出人頭地,滿足爸媽的期望,但當孩子們了解自己只是普通人(大部份的孩童也都是普通人),做家長的我們更需時時提醒自己,讓孩子做他們自己,也讓我們就只做陪伴、照顧,用愛跟著孩子走一生的父母。

 

陳盈如: 天才是寂寞的,資優生的內心是困惑的,資優生的父母一般是盲目的。因為愛你,所以要給你不同的,因為愛你,所以你要不同於一般人的成長......。完全不理會維特本人的真正感受。幸好有睿智的哲學家爺爺的理解,帶領天才的維特一同遨遊一同探險......。先不理會孩子是否為天才,維特必竟只是一個孩子,他需要被傾聽,彼此溝通,這點亦是可提供現代父母的我們教育子女的參考。

 

林上愛: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更何況是一個天資聰明的天才兒童,那條成長的路途考驗著父母、家庭以及整個社會。其中爺爺的話語:〝在你想要成為什麼人,你一定要捨棄一些東西〞(也許不確定)。這不只是針對維特,同時對所有人生旅途中迷茫的人,都非常受用。好有智慧的忠告。

 

劉苾綺: 維特和媽媽說: 「總是為了妳」真是一語驚醒做媽媽的人。在教養孩子的過程當中我是不是也常常犯了這樣的錯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站在小孩的角度呢?片中的維特是幸福的,因為他可以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最後一幕尤其令人感動,維特在台上的表現讓人想大叫" Bravo"

 

葉秀蘭: 天才的內心世界永遠是寂寞的。連最親近的父母親也難踏入。當父母親將設定好的學習路程加諸於他(天才兒童)身上時 ,他不得不隱瞞他真實身份才能跳脫他厭倦的模式,我只能說維特太聰明了,他解決了大人所有的問題,同時也解救了他自己,皆大歡喜。

 

李玫玲: 上天創造天才必賦予傲慢的個性,就因資優條件所造就。天才以不斷參加比賽來肯定自己才華與隨著自己感覺自由發揮所長,爺爺無厘頭個性啟發了人生大道理,當你決定不下來時需割捨一些,凡事以平常心處理。

 

殷翠鳳: 看完全片讓我最為省思的事是:

1.差異性: 即便是同齡的孩子彼此之間也一定會有氣質或學習程度上的不同,為人父母或

   老師在引導或陪同上心態的拿捏。

2.主動性: 所有的事都只有在發自內心的情形下可以把事情做得最好最完美,所以在一味

   的填鴨式教育環境下,我們(父母)是不是該稍稍的放慢腳步讓孩子自己找出自己所想與

   有興趣的,進一步學習才是對的。

 

唐預楨: 天才想要過平凡人的生活,而平凡父母卻碰觸不到天才的內心深處。順勢的發展讓天才的特殊才能有機會發揮。全片由於爺爺的理解與承諾,讓天才孩子可以有自由的發展空間。

 

謝瑩滿: 十大志向中第一名是〝飛行員〞排在後面已不重要了!是的,唯有往前邁進朝著自我興趣目標,相信就能有完成的時候。少年維特不想以資優生被看待,也可以做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也能更加快樂過自己的日子。最愛的一句是「飛機停在地面上是最安全的,但是飛機還是要飛的」。

 

劉亞玲:片中的維特從原是不折不扣的資優生為體驗平凡人的生活而裝傻。在維特這段成長過程裡,我們看到了維特父母是如何的放手放心與放下,而他的爺爺對維特無條件的愛,都是讓我們值得醒思與學習的。

 

林美玲: 〝天才〞在沒被發掘前是〝怪物〞,也由於他們的思考邏輯異於常人,所以內心總是寂寞的。

 

陳素真: 原來「天才與平凡〞」不過是一線之隔,而「天堂與地獄」也只是人的一種情緒轉換罷了!「有捨才有得」,捨去了不平凡換得的是快樂,又未償不是件好事。

 

楊慧文: 在天才兒童的背後總是有一隻推手除了天資聰穎外更難得的是他有一位開明的祖父在祖父的配合下他能順利的達成願望及改變世界

 

李連蕙: 與「我的小小鋼琴家 」相同的都是有鋼琴天賦的小孩,所不同的是維特有爺爺的陪伴與支持進而幫助父親活出自己,但「我的小小鋼琴家 」則是為了要留住老師而無法更上一層樓 做個普通人是最幸福的。

 

賴美旭:

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觀影後真覺得感謝上天給了我當平凡媽媽的福分,因此不需要培養如神童般的孩子,他是這麼的頂尖聰明,令我覺得怕怕。果真,我的孩子才是最適合我的。
有缘在一起就是福氣,不管是資優生亦或不是,人人有與生俱來的天賦,更有它獨立思考的空間與選擇的自由。許多事強求不得,免強不來,就像音樂大師所言:「當你想彈的時候再談吧!」,否則 ,總是為別人而活,實在不快活呀!
睿智的爺爺更令人敬愛,他的經典話語:「看吧!好好跟他說就沒事了」、「我永遠都有空」,這是多麼平凡的兩句話,但我們執行起來往往卻是口是心非,有這樣的爺爺真是好福氣,更是我學習的最佳典範。

 

  

課後學習:

 

賴美旭:
想盡辦法極盡所能讓孩子喜愛閱讀,而不是以閱讀的多寡來看成果,更不要讓「必讀」成為「閉讀」。閱讀其實是多采多姿的,就像郝明義先生所言:閱讀不只是文字,舉凡視覺影像、旅行、夢想均是「越讀」。
有了喜愛閱讀的基本功,再透過大量閱讀後,讓孩子感受到它的有用之處,不管任何時間、任何年齡,均能享受它的樂趣。而與別人分享,可讓自己吸收更快,善盡循環後延展出去的學習才是一輩子的。
雖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好不容易在這樣的讀書會中找到了成就感,如此即喊停,實在不捨。我們會繼續努力,也希望蘇老師能再把機會留給我們,謝謝!

 

課程:

1.親愛的安德烈:比一般親子互動的書籍內容更多元(談到兩代對於 種族與國家認同的觀點跟看法),只是書籍用紙不環保

2.給我很大的自省: 我不想成為孩子眼中連當朋友都無趣的媽

3.給孩子的空間愈大 其實感情才能越親密 當然當媽的要時時充實自己 帶領孩子閱讀整個世界 而不是只希望孩子是某部分的天才或資優生 應該讓孩子從閱讀人事物中吸收內化成生活的贏家並非做個拾人牙慧的書呆子

 

 

電影心得:

電影欣賞 :想飛的鋼琴( 想飛)與小小鋼琴家(簡稱小小)

比較異同:

相同處:

1.都是鋼琴小天才的故事(為何主角都是男孩?)

2.鋼琴家小時後都是叛逆且很有個性. 童年都不被同儕接受

3.都有知己與關心的大人 小小是鋼琴老師 想飛是爺爺

4.剛開始天份都被大人視為可炫燿的事情

5.最後都是有成就的演奏者(背景的鋼琴曲都非常動聽)

 

 

不同處:

1.小小鋼琴家是東方背景-韓國  想飛是西方背景-德國

2.想飛的鋼琴男主角家境優渥 小小鋼琴家則是不被重視的孩子

3.想飛的男孩應該具有數理方面的資優(表達力不錯) 小小則是有些自閉   只用琴聲表達情感

4.想飛的男孩感覺比較幸福(因為有家人的陪伴 還有個大女朋友)   

    小小的主角比較孤單(只看到鋼琴老師一人)

 

  平安喜樂!

                                  姿君敬上2007.12.5

 

玉琴

很多小孩其實都有無限創造力及想像空間,是大人的有限思考,框住了孩子的無限發展,明知如此,做父母的我們仍無法控制似的,每天在扼殺自己孩子的創造力,生怕不管他,他就會輸在起跑點,這竟是我們矛盾又惶恐的可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