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榆林窟第15窟東壁南側的中唐壁畫「南方天王」,由張大千臨摹,被學者巴東評為「十分接近原貌」。
聯合報

 

 

 

 

 

 

 

 


敦煌榆林窟第15窟東壁南側的中唐壁畫「南方天王」,由張大千臨摹,被學者巴東評為「十分接近原貌」。
聯合報

 

 

 

2005.4.27.【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張大千毀損敦煌壁畫? 學者澄清

19411943年,張大千率眾遠赴敦煌臨摹壁畫,從而開啟「敦煌學」。誰知日後他卻蒙上「敦煌盜寶、毀壞古蹟」惡名,學者巴東的新書「潑彩敦煌」最近將這個敏感話題搬上台面。

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行敦煌展,敦煌學在台發燒。大陸媒體卻指稱,遭張大千破壞的壁畫多達30餘處。敦煌莫高窟累積十代、歷經千餘年風霜的壁畫,因後代常將壁畫用泥土覆蓋,再畫上新作,形成畫底下有畫的局面。張大千為了讓「自己看到更多古代藝術、不願後輩看到精品」,經常在臨摹完畢後,將表層的壁畫剝損。最諷刺的是,當年張大千極力催生敦煌研究院,但一些指控張大千毀畫的嚴苛說法卻來自該院。

鑽研張大千的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巴東直言,大陸方面的說法「很毒」但都不足採信。根據巴東研究,當年的監察院長于右任到敦煌探視張大千,結果發現一些洞窟因俄國發生革命,成了78百名白俄人避難的所在,他們在內大事炊煮,有些壁畫被熏得烏黑並有剝落痕跡。張大千因而提議「清理」其中12窟最殘敗不堪的壁畫,這些壁畫毀損嚴重,根本不值得臨摹,沒有所謂「先臨摹、再毀畫」的情況。「這可以對照張大千現存的臨摹畫作,絕對都可找到原作比對」。

巴東說,張大千在赴敦煌以前即是名畫家,因有感敦煌藝術的偉大,而留在敦煌痛下苦功。張大千等人不到3年完成276幅臨摹畫作,這些畫作多數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館及台北故宮。

巴東認為,敦煌對張大千最關鍵性的影響是,他因臨摹壁畫而恢復唐宋以前用重色重彩的傳統,「再現(水墨畫)自元代以後逐漸失去的色彩生命」。他的青綠潑彩不但重現中國傳統青綠山水精神,又以浪漫自由的寫意風格超越古典青綠山水的法度。而他擅於經營尺幅碩大的畫作,其他水墨畫家難比擬,這也來自敦煌影響。

不過,巴東的新書也說「大千非完人」,張大千早年以仿古、造假畫聞名,他的「仿巨然茂林疊幛圖」,曾讓倫敦大英博物館如獲至寶,3年後才知道是大千仿作。巴東說,張大千造假畫既為了錢也為「鬥氣」、挑戰鑑藏家眼光,但也因此引來文化界「兩極化」評價。無論在台灣或大陸,張大千都是個爭議性人物,而巴東卻受張大千的「兩極化」吸引,結果一研究就是20年。
【2005/04/27 聯合報】
  http://udn.com   張大千毀損敦煌壁畫? 巴東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