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水漲 衝擊自然生態

 

 

 

 


三峽大壩讓白鶴梁的枯水石魚和石上刻字均不復見。
記者吳學銘/攝影

 

 

 

 

 

 

 

 

 


長江水位因三峽大壩不斷上升,江畔的張飛廟早已遷建。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賴素鈴/報導】

「三峽樓台淹日月」,是唐朝詩人杜甫《詠懷古蹟五首之一》中的詩句,萬沒想到千餘年後「三峽江水淹樓台」,而且淹沒的還是樓台中的常民生活文化,以及樓台下的眾多文物史蹟。

1994年三峽大壩開工,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豪氣干雲下註腳:「三峽工程,功在當代,利於千秋」;隨著三峽大壩工程進行,江水淹沒了海拔135公尺以下,又將上探175公尺,其間巨大變貌卻已讓大家警覺到:三峽工程,千秋功過絕非一時近利可以論斷!

衝擊自然生態 翻轉地理人文

120移民大遷移,大舉改變了三峽庫區居民的生活型態,離根棄土之痛也帶來巨大的社會不安定問題,與此同時,三峽庫區的地理人文都大幅翻轉,393億立方米總庫容的巨大水庫,改變三峽千百萬年的自然型態,中國擁有傲視全球的大壩,卻永遠失去文豪謳歌詠頌千百年的三峽人文景觀。

三峽大壩工程利弊爭議半世紀,尤其生態層面的衝擊,隨著大壩工程進行越見凸顯。多年前,學界就曾討論三峽大壩工程對東海資源的衝擊影響,至於長江沿岸植物林相及水生物,更是衝擊巨大。

長江野生動物 面臨生存威脅

每年夏秋之交,會結群由大海逆游長江到金沙江產卵的中華鱘,在長江上游葛洲壩建成阻斷迴游路線後,曾發生不少中華鱘因找不到回家的路,竟集體撞壩而死;而瀕危保護動物白鰭豚,也將因三峽大壩建成而縮小分布或活動範圍。

前年保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出警告:揚子鱷、白鰭豚等長江流域的野生生物面臨嚴重威脅,且因築壩蓄水,長江已成為世界上最可能枯竭的河流;大陸環保專家調查顯示,1985年長江口尚有126種底棲動物,到2002年只剩52種,長江上游森林覆蓋率則從以往的60%80%,驟降到5%7%,加上長江持續「優氧化」,生態問題每況愈下。

三峽大壩全面蓄水後,水位「175」以下將淹沒39旅遊景點,考古學家俞偉超曾指出,三峽文物的價值在於六十多處舊石器時代、八十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還有百餘處古代巴人遺跡,以及四百七十餘處漢至六朝遺址、三百多處明清建築物和大量棧道等古代航運遺跡。

由於受三峽大壩工程影響的文物點範圍相當大,只能以「重點發掘、重點保護」為原則的《三峽文物保護規劃報告》,當時提出的文物點數量為2318處(地面446處、地下792處),保護總經費7.99億元人民幣(不包括白鶴梁、石寶寨、張飛廟等三個專項保護經費及已遭毀損的44處地面文物)。

但考古文物界都心知肚明,所謂「保護」工作只是亡羊補牢聊勝於無,誰也無法具體估算出在完成大壩的大前提下,犧牲、錯失或未知的文物考古史蹟有多龐大。

奉節老城拆除 古碼頭沈江底

去年奉節老城拆除工作全面展開,關於傳聞中的劉備墓可能在奉節的討論也再浮出檯面;而千餘年歷史的奉節古碼頭20036月才剛發現,詩仙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的歷史場景重見天日沒幾天,就又永沈江底。

至於水位上升至135公尺後,被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鶴梁題詞枯水石魚、小三峽叢山之中的千年古鎮大昌,都已沒入江中;傳說中劉備入蜀的重要通道三峽古棧道、原本被船員視為鬼門關的忠州三彎航道、號稱三峽庫區「第一回水沱」的西沱駭人旋渦,都已永遠消失。

雖然張飛廟、大昌古鎮、鬼城酆都等地都採高處搬遷措施,枯水石魚則將興建水下博物館展示,但文物史蹟離開了歷史場景,人民離開了母土,殘存的是早已走味的文化,三峽大壩功在當代,但付出的無價社會成本,卻待後人評斷。

2006/04/23 民生報】